面積的概念其實很單純
最基本的概念指的是
在一個平面上
特定區域內的大小
然而面積的大小
先得指定一個基本單位面積
而且是以正方形來認知
面積與邊長有關
目前教學時
通常會先認識
1 平方公分
就是
邊長 1 公分的正方形
1平方公尺
就是
邊長 1 公尺的正方形
也就是
1 平方公尺=10000平方公分
接下來
就教
1公畝=100平方公尺
1公頃=10000平方公尺
1平方公里=1000000平方公尺
天啊!
除了
1個 0
2個 0
外
還有
3個 0
4個 0
6個 0
怎麼記?
這也苦惱了很多大小朋友?
只因為有太多種的位階
要記
1個 0
2個 0
3個 0
4個 0
6個 0
若完全以邊長來想
可就單純多了
因為它們的邊長
都是 10 進位
邊長 1 公尺的正方形
面積就是1 平方公尺
邊長 1 公丈 (=10公尺) 的正方形
面積就是 1 平方公丈
(又稱為1公畝)
1 公丈=10公尺
1 公畝=10公尺*10公尺=100平方公尺
也就是
邊長10公尺的正方形
邊長 1 公引 (=10公丈=100公尺) 的正方形
就是 1 平方公引
(又稱為 1 公頃)
1 公引=10公丈=100公尺
1 公頃=100公尺 * 100公尺=10000平方公尺
邊長 1 公里(=10公引=100公丈=1000公尺)的正方形
面積就是 1 平方公里
其實這是很單純的
可惜的是
現在課本
都只因為要和
國際單位接軌
且
因為不要增加學童的負擔
公厘
公寸
公丈
公引
都省了
以為
這些單位都不用了
這樣會是較輕鬆
可是
進位卻複雜了
到頭來
得不償失
還是撿回來用吧!
撿回來後
會發現都是十進位
那就變簡單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