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的數詞變化
任何單位中數詞的變化
在漢字中
是很有規律的
單位中含有兩種意義
一個是數詞
指的是
1
2
3
、
、
、
另一個是量詞
如度量衡中的量詞
長度是公尺、公寸、、、
重量是公斤、公兩、公錢、、、
它們的進位都是有規律的
現就以
長度單位
來仔細研究
長度基本上是量它的 "尺寸 "
以"尺"、"寸"為基本單位
往大尺寸以10倍放大
則為
丈 (10尺)、引 (10丈)、里 (10引)
都是10進位
往小尺寸以1/10倍放大(即細分)
則是
寸(1/10尺)、分(1/10寸)、釐(厘)(1/10分)、毫(1/10厘)、、、
尤其是細分的部分除了
長度單位外
更可將其當做
數詞的一部分
以10退位
分(1/10)、釐(厘)(1/100)、毫(1/1000)、
絲(1/10000)、忽(1/100000)、微(1/1000000)
、、、
用在
長度 :
( 米 、分米、厘米、毫米 )
(公尺、公寸、公分、公厘、公毫)
重量 :
( 克、分克、厘克、毫克)
面積 :
土地面積( 甲、分、厘 )台制
容積 :
( 公升、分公升、厘公升、毫公升 )
幣值 :
( 元、角、分、厘 )
利息 :
( 分 、厘 )
在生活中
也常用這些字來形容
如
衣服的 "尺寸"
做人要有 "分寸"
不要得 "寸" 進 "尺"
做事要仔細
"絲毫"不差
否則
差之毫釐("厘")
失之千里
在英文字裡的
rule (規則,標準,尺,規定)
ruler (尺)
也是同樣的道理
以"尺"為標準
共同遵守之依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