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時辰的"太陽鐘"__MPM數學 - 鄭老師 (非思不可)

2013/02/22 19:59  分享
 時鐘一天短針(時針)需要繞兩圈
這樣的認知對初學的小孩
有點抽象只能死記

若改為與太陽同步的太陽鐘(下面的時鐘)

 IMAG0177北半球時鐘+.jpg

依據

太陽位移的路徑設計

很有 "時間" 經過的感覺

(一天繞一圈)

將其稱為 "太陽鐘"

所以

"短針"

也和太陽位移路徑同步

一天中只繞 1 圈

(亦即為24小時制的鐘面)

但長針繞 1 圈仍為1 小時

短針末端的紅黃圓圈

代表太陽

 

鐘面設計

以位居北回歸線以北之地方

可能和中國古代發原地有關

平日觀看太陽位移的軌跡設計

觀看太陽移動軌跡時

需面朝南

太陽早上從"東方"(我們的左方)升起

中午升至最高點時(也是我們的正前方朝南)

再至"西方"(我們的右方)落下

剛好是繞了半圈

(此時段為白日)

下山後

再經過  夜(亱)晚

此時段雖是看不到太陽

但也是繞半圈

翌日

太陽仍是從同一點出現

(其實每天日出點是有些微不同,但肉眼無法察覺)

如此周而復始

一日又一日

古人

將一天(一圈)分割為12等份

即是

12 時辰 ( 大時 )

現今將其再細分為24等份

即為

24 小時

古代人類將

觀察太陽的位移變化點

記錄下來

在鐘面 "刻"劃 時間點

即為 時"刻"

 古人將一天分割為

12時辰

後人將一天分割為

24時

 為了區別

古代的"時辰"較大

故稱之為

"大時"

現代之24時較小

故稱之為

"小時"

arrow
arrow

    mpm5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